农村老人去世三天规矩,在民间,自古以来就流传很多传统的风俗,这些传统风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重视。具体一起来看看农村老人去世三天规矩。
农村老人去世三天规矩1一、什么是守灵,都有哪些人。
守灵,也叫守夜,是老人去世后,亲人举办丧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之一。
守灵,是一种汉族民间习俗。在中国古代,人们认为人死之后,三天内会回家探望,故此其亲人会守在灵堂内,等待他的灵魂归来。
守灵的人,都是死者直系亲属中的至亲之人,如儿子、儿媳、女儿、女婿、侄子、侄女、孙子、孙媳、孙女、孙婿、外孙和外孙女。其中,孕妇、年龄太小的孩子和年龄太高的老人,一般不会安排守灵,因为守灵太辛苦,耗费精力,这三种人身体吃不消。
假如,死者为男性老人,他老婆娘家方面的亲戚,一般不会守灵。如果,死者为女性老人,那么她娘家的侄子、侄女在参加丧礼时,会为其守灵。除开以上关系的人,其他人等都不会为他人守灵。
守灵的人,可以轮换值班,不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,毕竟人的精力有限。
二、守灵的时间是几天,守灵时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什么。
在中国民间,老人去世后,亲人守灵的时间,无特殊情况的,一般根据丧事活动安排就是三天。从死者烧倒头纸当天晚上开始,直到安葬的前一天夜晚为止。
在民间,人死后的当天晚上烧倒头纸,人死当日不算丧事活动的时间。一般丧事三天安排的.内容是:第一天报丧、破孝、搭灵棚、入殓,第二天请厨设宴、葬礼吊唁仪式,第三天破土 ……此处隐藏1933个字……一个月需要办的,后面还有无数的日子要办。主要是办“七”,比如五七,比如七七。
就是以七天为间隔,但需要注意的是,除了伏三和四七,剩下的办七并不用亲戚再来,就是老人的儿子、儿媳妇、孙子、女儿、女婿,这些亲近的人一起到坟上给老人上坟就可以了。
当这些七办完好,就要进入“办年”了。
二、关于办“年”
古代人讲老人去世,儿子要守孝三年。清朝官员父母去世,儿子要丁优三年,其实也就是守孝。
在农村,老人去世后,办完七七,就不再办七了,剩下的'就是办年,啥是办年呢?就是逢年纪念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办年不是以我们常常过的年为单位的,是以老人去世那一天为起点开始算起的。
比如说老人三月初五去世,那到来年三月初五就是一年,以此类推。
一般情况下,农村对于一年和二年是不会大操办的,一年和两年时,但这里面也有区别。
一年时,是需要动亲戚的,也就是亲戚要来,过程仍然是上坟和吃饭。而二年时则不动亲戚,就是儿子女儿们上下坟就可以了。
到了三年时,则又要隆重许多,其实这个办三年是远古流传下来的,因为古代讲究守孝三年,三年过后才算出孝,所以,这个三年要大办一年。
这年三年的过程,其实跟老人去世时要操办的流程是差不多的,唯一不同的是,这已经是半喜丧了,大家没有那么悲伤,毕竟已经三年了,守孝三年期满。过后,家里过年时也能贴对联了,也没有别的忌讳了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农村人忌讳闰月,比如说老人三周年的这一年有闰月,那么就会提前到二年把三周年给办了。
三周年结束,守孝完毕。